作者:即时播报 文章来源:股票知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1
|
|
1月31日,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沪深股市的暴跌实在有些太过突然。尤其是对那些近期刚刚入市、对未来收益充满憧憬的投资者来说,如此深的跌幅,犹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不知所措。
无疑,股指短期涨势过高,市场所面临的调整压力加大,是导致大盘调整的一个方面,但更多的因素来自政策层面。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近期关于A股市场有无泡沫的争论,已经由最初的市场层面向决策层面转移,并且一些职能管理部门已经在悄悄地采取措施,对目前股市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调控防范。
股指暴跌,引起市场一片恐慌。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决策层面对股市的调控?2007年及今后一段较长时期,A股市场发展趋势将怎样呢?
担心股市过热是决策层调控的重要理由
有太多理由让管理层对股市过热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而担忧。
进入新年以来,沪深股市挟2006年之余威,继续加速上涨,并向3000点的历史高位发起冲击。
而股市的赚钱效应也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市场人气之旺前所未有:投资者排队开户,单日开户数超过9万;股市日成交金额多日维持在1400亿元左右,沪市甚至创出单日交易量破千亿元的历史;交易“堵单”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市场的疯狂。投资大师罗杰斯日前在北京考察时针对投资者挤在一起开户的现象这样表示:“我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已经很长时间了,我看到过很多危险的迹象,这就是一个危险的迹象,我对中国的前景非常乐观和兴奋,但是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市场不应该是这样的。”
股指的不断上涨、成交的不断放大以及投资者超乎寻常的入市热情,引发了市场关于A股市场泡沫的一场大争论。虽然很多业内人士对于股市发展前景仍然坚定看好;虽然单纯以市盈率来判断股指是否虚高有失偏颇,但面对A股市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的市盈率,却也不能不承认,说A股市场完全没有泡沫是不现实的,A股市场短期已经存在一定的过热,而局部过热则是非常肯定的。如果任由这种过热发展下去,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话,一旦泡沫形成并破灭,其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无须多言。尤其在目前A股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GDP50%,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股市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影响更是巨大的。
在这一点上,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股市泡沫破灭的教训尤为值得警惕。
尤为让管理层警惕的是,国际热钱通过地下钱庄、外资赠款、虚假贸易以及个人利润或股利账户等手段,不断流入A股市场。按照传统的计算方式,2006年流入的热钱只有3.62亿美元。但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秘书长严立新则认为,实际的数量应该在四五百亿美元,它们已成为目前中国股市“泡沫化生存”的重要幕后推手之一。工商银行的短期翻倍行情,被证实即是港资回流炒作。
种种反常迹象,更让管理层开始对泡沫产生担忧。
虽然有人认为,应该让市场选择股指的走势,政府不应该干预股票市场的价格。开利财经分析员却表示,这样的判断或政策建议看上去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其实不然,当股票市场处于正常状态时,政府的确没有必要干预股市的价格,但如果市场出现了异常,政府就必须干预股市。纵观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没有哪国政府会纵容股市泡沫膨胀的。
正因为如此,动用行政或经济的手段给“高烧”的股票市场降温,已成为管理层的一个必然选择。
收紧资金流动性意图日趋明显
从2005年初的1000来点到如今的近3000点,A股市场的上涨幅度近200%。上涨的主要驱动力除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上升外,过剩的流动性也在股市的不断上涨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股市的各种过热现象,选取收紧股市流动性的手段给股市降温已成为管理层给股市降温的一个重要手段。
新基金发行放缓、持续营销受到控制、持续大盘股快速发行、非流通股不断上市……早在去年底,证监会就开始不断向市场传递出收紧流动性的信号。
1月20日,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结束之后,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看到,股指的快速上升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当前,随着股市日趋活跃,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新投资者进入市场,新入市的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有可能为股票价格膨胀提供土壤,使市场风险加速积累,容易导致股指大起大落。”在其后召开的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尚福林再次强调,要加强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有消息说,在上周五大盘在大跌后向上反弹之时,券商们再次收到监管部门发出的风险揭示函,让很多机构投资者担心股市调控风紧。
紧接着,是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重申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的规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在全国国资工作会议上强调,禁止上市国企炒股,并表示国资委将建立一套跟踪系统,对进入股票市场的国企资本进行监控。国家税务局也发布通知,将于2月1日起对地产商征收高额的土地增值税,这直接导致近期地产股的大幅跳水。
而正值A股市场在经过一轮攀升后分歧加剧之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本周二在迪拜召开的中国—中东峰会上发言时表示,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危险。并称从利润、回报率和其他指标来看,内地近七成公司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成思危的言论很容易被市场理解为政府抑制股市泡沫的重要信号。
有迹象表明,更多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已在酝酿之中。其中,政府可能成立专门机构经营部分外汇储备,这一举措的影响不可低估;而今年央行很可能采取加息的措施抑制股市过热,也成为机构的共识。德意志银行日前表示,预测今年至少会有一次加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也预计,中国今年一季度可能加息0.27个百分点;建行研究部的一份报告也预测,今年很有可能以0.27个百分点的幅度加息一次到两次。
观察人士指出,上述措施再辅以央行通过央票、准备金率等回收流动性力度的加大,国内流动性泛滥的势头可望得到遏制,流动性收紧效应传导至股票市场是可以预期的。
调控是为了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面对决策面的种种调控措施,以及沪深股市的暴跌,曾经喧嚣的股市突然风声鹤唳。
但就记者个人理解,不管管理层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何种措施调控股市,或许这些措施可能会对股指短期向上形成抑制,并有可能引起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显而易见的是,虽然管理层难以认同目前股市的过分疯狂,更无法容忍股市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但管理层也决无意打垮股市。政府和管理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决策和部署仍然是坚定不移的。
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对过去几年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工作尤其是股改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和高度评价的同时,深刻地阐述了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温总理特别强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金融结构的突出问题,要继续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因为,只有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发展力度,使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更为有效地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进一步深化直接融资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才能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进一步壮大资本市场规模,才能更好地满足相关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渠道。
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层对股市过热的调控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更加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A股将在振荡中继续向前推进
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储蓄急剧增长、人民币不断升值、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证券市场各项基础性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新会计准则实施、两税合一利好政策的影响等等,诸多因素合力筑就了A股市场一轮大牛市。
对于A股市场2007年的走势,国内大多数机构和研究者依然基本维持“涨中走稳,振荡向上”的预测。即便国外一些著名投行对于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也依然坚持看好。1月29日,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在展望2007年A股市场前景时,表示仍然对2007年A股市场充满信心,并称“2007年是富有挑战性的,2007年的A股市场流动性会较大”。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的分析也认为,中国A股市场2007年的涨幅将超过亚洲地区其他所有股市。
因此,市场一方面应如尚福林主席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清醒的判断;另一方面,更要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在坚定看好中国股市的同时,时刻保持“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