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基金知识 文章来源:股票知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15
眼下基金的销售形势日益严峻,但保本型基金又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保本型基金再次成为近期基金业的热门话题。撇开有关保本型基金是否有其法律、理论基础不谈,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市场对保本型基金还是非常认可的,投资者的需要应该得到认真的考虑。专业人士认为,从产品设计与投资管理技术的角度来说,即便抛开担保公司,基金的投资仍然可以实现保本的投资目标,而且是动态的保本,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封闭期。其所依赖的就是国际市场普遍使用的CPPI技术。
CPPI又称“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为国外投资领域在投资决策中所常用。由于投资保险策略在投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大量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研究与实证上。目前在国外流行的投资保险策略中,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基于期权定价公式的对冲保险策略,另一类是利用简单参数设定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即CPPI动态组合保险策略。在第一类保险策略中,其保险策略的执行需要依赖于对冲产品(例如:股票期权、指数期货等)来实现。由于我国市场上目前仍然缺少有效的避险工具,所以国内金融产品为了实现投资保险的目的,多选择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作为投资中的避险策略。由于CPPI具有操作简单、避险有效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于以投资基金为主的大资金作为稳健型操作基础上的增强性战略。在实践中,CPPI保本技术往往与低风险投资策略(例如债券投资)相结合以实现动态保本。
专家指出,可以将CPPI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将基金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低风险的债券资产,二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股票资产。在每一个动态调整时刻,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按一定的比例动态调整。其中,关键是对无风险收益放大一定倍数(m)进行风险相对更大的股票投资。如果m越大标志着基金资产在股票出现下跌的过程中,基金资产逼近保本底线的速度越快,为了实现保本目的,需要动态调整的频率也就越高,如果由于市场流动性以及交易成本等原因不能够及时实现动态调整,那么基金向下跌破保本底线的风险越大。当然m取值越小,在股票上涨的时候,基金能够分享到股票上涨收益的比例也就相对较低。为了实现动态保本,在m的选择上,通过大量实证模拟测算的结果表明,在设定一周为一个调整周期的情况下,m=5是较佳的选择。在相应的动态调整频度下,完全可以保证本金的安全性,并且可以较大程度地分享股票资产较高的投资收益。考虑到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在采用CPPI策略的时候,同时规定了股票投资的最大比例。
实践操作中,基金资产中股票投资部分最初为零。随经营周期延长,在债券投资产生账面赢利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对赢利部分放大一定倍数进行股票投资。在设定一周为一个调整周期情况下,股票仓位上限将在每周固定时期进行调整。调整目的在于:在资本市场向好情况下,股票投资部分及时增仓;资本市场下跌时及时减仓,体现基金运作择时能力。股票投资理论比例作为基金经理操作上限,在市场行情向好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有可能按上限配置股票资产;股市低迷时则保持较低比例。通过赋予基金经理限定比例内的股票投资调控能力增强基金资产的市场反应能力。
作为低风险资产的增强型操作策略,CPPI技术始终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在股市出现急跌的情况下,CPPI技术通过指标操控可以有效控制股票仓位,将最大损失控制在债券运作部分已实现账面赢利部分,从而使基金资产的本金不受损失。即使股票市场出现快速上涨,基金经理也将及时抛出获利股票以实现收益,其目的都在于将风险资产波动限定于可控范围之内。与传统基金相比,CPPI技术有可能使动态保本基金实现更高收益,在目前国内市场债券收益状况下,使用CPPI技术有可能获得年均5%甚至更高一点的收益。而与一般股票型基金相比,CPPI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有关基金实现低风险、稳定收益特征。